世界杯 中超 荷兰杯 葡甲 法甲 德甲 西甲 意甲 英乙 英甲 英冠 英超 欧协联 超联杯 欧洲青联 北欧女 欧青联 超级杯 欧联杯 欧冠杯 欧洲杯 中台篮超 NBL CBA NBA 足球直播 篮球直播 足球新闻 篮球新闻 足球录像 篮球录像
当前位置: 首页>足球快讯 > 4万人成都看球记

4万人成都看球记

来源:酷玩直播 时间:2023-05-28 18:52:00

4月21日凤凰山的氛围太燃了。图片摘自微博@杨延929

如果凤凰山足球场以后有百年史话,那这段史话的开头应该是新冠。

凤凰山第一场正式比赛跟主队无关,是2022年1月份的足协杯决赛,泰山vs码头,因防疫压力,地方政府禁止球迷入场,看台全空。

没有观众,球场再现代化也没有灵魂。

其实那天还是有些灵魂的。有百来位山东球迷以嘉宾的方式进入了球场,大概是俱乐部的关系户。有个山东球迷当不了嘉宾,就以保安身份混进去了,只为支持主队。你看山东人民总有办法,上海人民就没办法。

那天我本该在文字记者席,但我嫌看台太安静,朋友扔给我一件持权转播商的马甲,我就跑到球门后去看球了。我看到了贾德松的凌空抽射直挂远角,我就在远角。因为没有观众,可以清晰地听到泰山球员庆祝时的怒吼。

其实那次我走进凤凰山略失望。我想,新球场,金属质感的外观搞得略微夸张可以理解,但看台座椅颜色为何涂得花花黄黄,多少有股浓烈的城乡结合部味道。在这一点上,你要表扬工人体育场,人家虽在宇宙中心三里屯,但改造后的外观依然质朴,看台色系简约大气。

你也要表扬虹口足球场,20年前的审美就很在线。只可惜虹口因为申花搬走了,已经没有灵魂了。

不能怪我对成都要求苛刻。这不是兰州、武汉或者贵阳,这是成都,中国最兼具生活气息和生活品质的城市,是咖啡馆数量仅次于上海的城市,是人文环境最舒适的城市,是地铁里姑娘平均颜值最高的城市,是全国最有方言自信的城市,是最国际化的内地城市。对它造价19亿的专业足球场要求高一点不过分。

凤凰山要提升审美,唯一的办法是让观众把座位填满,人群黑压压一片,四川方言和荷尔蒙把看台全覆盖,也就高级了。

果不其然。第二次来凤凰山看球是前几天,成都蓉城第二个中超赛季的主场首秀,突然就觉得凤凰山高级了。

因为真就被四川人全覆盖了。

这次我没在文字记者席,没在球门后,我在球迷看台。我以工作之便带8岁的女儿来看球,我有双重期待。

一是看看传说中的成都球市有多好,看一座超过2000万人口的城市到底能不能填满一座4万多座位的球场。

二是感受跟女儿一起看球的时光。这是她第一次到现场看足球比赛。是她似乎懂事以来第一次置身于密集且浩瀚的人群,此前三年疫情期间,这是不可想象的。迫于学校防疫的压力,她的妈妈甚至极少让她坐公共交通。

上赛季后半段联赛恢复主客场后,成都队踢过两个主场,据新闻报道,其中一场有3万观众入场。我不完全确定这次观众会不会更多。周五毕竟是工作日,而且球场也算偏远,周边很不好停车,大概会降低市民出行热情。幸好有地铁到球场附近不远处。

赛前我以足球记者的口吻跟女儿夸下海口说这比赛大概会有3、4万人去看,那么多人在一起,会有意思的。我希望不要让女儿最终觉得我是夸夸其谈。所幸,6点打车抵达球场外马路的时候人流已经很大,黄牛在很积极地收票卖票,100多的票价喊着收300、400块一张,卖出价只会更高。我以10多年跑比赛现场的经验可以确认这晚肯定热闹。

人多的场面我经历过不少。一周前我还去了新工体揭幕战,看工体北路人流如织回到了当初。但我还是满怀期待,我觉得这天傍晚身边闪过的每个人都心潮澎湃。

三年的防疫让我对球场的上座率比过往更敏感。我是个联赛主义者,我认为联赛的意义不在于狭义的竞技水准,而在于广义的产品质量,本质上它是一场文化演出,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生活方式,是兼具原始气息和现代文明的群体活动。它值得被宣传,被扩散。

出于职业角度,我眼里的现场观众甚至已不是观众,而是自媒体。4万观众意味着4万个自媒体,他们会在朋友圈、微信群、微博、短视频账号上甚至跟朋友面对面的交流中分享现场的所见所闻。假设平均1个观众发布的内容能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传递给100个人,那就有400万人能直接感受到一场比赛的存在。我如此乐观,以至于觉得中超联赛的价值品牌还有更大的挖掘和提升空间。

还真是凤凰山现场爆满的4万人给了我信心。球场广播播报入场观众人数是39686人,有人说不止。我只能证实阶梯过道上都站着人。

我旁边坐着一家四口。我身前坐一个独自来看球的中学生和一对成熟的闺蜜。我身后坐着一对情侣,男生情绪高涨,会对着球场里的客队球员高喊“rnm”,当然他没有喊“退钱”。他喊“rnm”的时候我忍不住笑,同时赶紧捂住女儿的耳朵,但我很快意识到此举徒劳。那男生笑笑呵呵地说“没得事的,球场就是这个样子嘛,小娃儿也要适应社会撒。”

刀锋球迷会是成都队死忠,大概2300人的规模,盘踞于球门后的北看台一层。他们那些整齐划一的动作,我女儿和她的小朋友看呆了。我能感受到小孩子第一次置身这种场面时的兴奋。

刀锋喊“成都雄起”的时候,全场都跟着他们喊,小朋友也跟着喊。我娃一开始搞不清楚情况,我跟她介绍一大堆,这是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其中一场比赛,是成都队打沧州队,这是成都队主场。她一开始还说“成都队”,说到后面就变成了“我们队”,她的主队意识瞬间就上来了。女儿还有一句话逗笑我,她说“爸爸你以前不是看电视写稿吗,今天怎么还来球场了。”

中场休息时我带女儿去媒体席拿了张首发名单,下半场她拿着名单问我,这个人是谁那个人是谁,她还真就记住了广播里说的全场MVP艾克森,问我能不能找艾克森签名,我说签名能有啥意思,她说有意思啊,她就要。那是的,我不能以我的视角看待小孩的需要。我说行,我回头给你弄件艾克森的签名球衣,她两眼一亮高兴得不行。

凤凰山真的爆满了。图片摘自微博@孤鼠EX

气势磅礴的刀锋球迷会固然吸引了全场目光,但我也留意到南看台顶层的一小戳球迷团体,大概百来号人,据说是刀锋的其中一个分支,为了固守南看台传统就分离出来,把阵地设在此处。比赛末段他们集体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喊,跟对面的刀锋遥相呼应,这场景我女儿也是第一次见。

据说成都最近在创文明城市,那不就正好。这些光着膀子的呐喊也是一种文明,你绝不能否认这一点,虽然照片显示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胸肌。

凤凰山有个好:看台离草皮近,空间比工体小,所以虽然容量不及工体,但互动性更强,球迷容易连成一片相呼应。氛围不亚于曾经的虹口。

成都队很幸福,客队也一样。沧州的孙沁涵被换下场时,走过场边被一个球迷用水杯砸到了脑袋,摄影记者清晰地拍下了那个瞬间。这肯定不是一种文明。不过孙沁涵的回应非常棒,他一条微博简直让人如沐春风。

“昨天凤凰山的比赛氛围真的太棒了,我也非常荣幸自己在雄狮的第一次首发,能够在这样的球场上进行,虽然我们是客场作战,但这样的氛围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成都的足球氛围真的是名不虚传。我也愿意相信,扔水杯的那名球迷也是一时冲动,我也希望不要因为这个小的插曲,给大家以后在凤凰山足球场观看比赛带来影响,这里的氛围令人着迷,也期待在这样的氛围下,有更多的朋友爱上足球,参与足球。”

我甚至觉得各大俱乐部品牌部门可以拿这条微博的效果当做案例,想想以后遇到负面事件的时候有什么办法可以大事化小、借力打力,甚至扭转乾坤。

置身四万人填满的球场,在女儿“成都雄起”的稚嫩的方言喊声里,我很容易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一支职业足球队,对内可以凝聚市民归属感,对外可以展现城市气质。关键是他们每周都能出现。一支好的球队可以成为城市记忆的坐标轴之一,这是无疑的。

上次成都足球有这样的氛围大概还是四川全兴时代。市民通宵达旦排队买票只为看一场甲A保级战,李大眼写的魏群屁股上刀疤的故事栩栩如生风靡全国,姚夏在城里至少有一万个丈母娘在排队。

全兴解散后,成都足球在低谷和动荡中反复徘徊。见证过金牌球市历史的成都市体育中心此前本要被改造,结果施工过程中发现了草皮下的古建筑群,现在变成了考古基地。本以为昔日喧嚣早已化作历史尘埃,不料现在凤凰山“雄起”声还强烈如昨,又跟20年前呼应上了。我女儿大概是有主队了。

不知道亲历了20多年沉浮的俱乐部副总姚夏现在什么感受。还是毛姆说得好:

“我们必须保持旧的记忆,和新的希望。”

本文标签: 中超 成都蓉城 花絮 足球 转载